又被技轉地雷炸到,法規鬆綁救得了吳茂昆?

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上任後,因為曾在美國設立生技公司引來爭議不斷,也帶出數十年來,台灣產業跟學術界之間的尷尬界線。學界跨足業界的界線該怎麼畫?借鏡加拿大經驗是交由各大學自主,而台灣在一月底完成修法的科技基本法,也明確規範了利益迴避的規定。

上任2週,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惹來各種爭議纏身。

日前吳茂昆被爆出在擔任東華大學校長時期,利用東華大學實驗室產出的綬草研究,在美國設立生技公司以申請專利,引來涉及違法兼職和專利權歸屬的批評聲浪,連監委都要立案調查。

仔細對爭議內容抽絲剝繭,各種細節多如牛毛,從專利權歸屬、申請人、發明人以及技轉問題,都是各方爭執不下的戰場。這也突顯台灣的產學合作,一直以來都像兩面刃。產學合作的規範該怎麼設下標準,沒有太多定論,而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關係該多緊密,始終是難解的結。

修法鬆綁,但也嚴控利益迴避

產學的結不解開,類似這次的爭議只會不斷輪迴重演。台灣過去的狀況是因為法規限制,許多擁有專利技術與研發能力的教授,若在校有行政職,無法到業界兼職,也很難用研究成果創業。被稱為「技轉王」的科技部長陳良基,就一直致力推動修正「科技基本法」以鬆綁法規。

今年1月科學技術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通過,讓有行政職的公立大學教師或研究人員可以兼任新創公司的職務,更排除「公務員服務法」第13條中提到不得經營商業、第14條不得兼任他項業務的限制。

這樣的修法看似讓產學之間的合作不再「綁手綁腳」,但適度鬆綁總會引來產業界跟學界過從甚密,以及利益輸送的質疑。因此修正案也在第17條增訂研究人員兼職的資訊公開、利益迴避、監督查核等相關事項,明訂公立大學校長、公立研究機構首長等要遵守「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的相關規定。

陳良基:學校研發,專利權該回歸大學

當攤開經濟部公司登記,一度由吳茂昆掛名負責人的台灣師沛恩公司,董事名單裡出現吳茂昆的妻子唐慧晴,但配偶實際上也受到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範。

所有爭議看到最後,關鍵字其實是「利益迴避與公開」。每一項創新都得經過好幾年的時間完成,陳良基指出,這些成果最後的利益都必須公開透明,從大學研發出來的成果,專利權也該回歸大學。

借鏡加拿大:交由大學自主,但須公開透明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校長佛列蒙(Jacques Frémont)本週到台灣,拜訪國內至少五所學研機構,也拜訪他的老友、科技部長陳良基,討論人才議題。佛列蒙接受《天下》專訪時,提及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台灣的產學合作密度很高,是加拿大值得學習的部份。

他也提到,加拿大社會一直討論關於產學合作之間利益迴避與衝突的議題,但加拿大並沒有法律規範產學之間的界線,而是交由各大學自主決定。

「教授在外開公司,其實很多大學都這樣做,不能說不正常,但要注意不能擔任有利益衝突的位置和角色,」佛列蒙說,在大學做研究同時在私人企業兼職,的確會有利益衝突,但他自己最關心的還是學生,「任何產學合作都不能影響到學生的受教權益,」他說。

國外對於產學合作,雖然法律規範不比台灣嚴格,但在利益迴避原則上有更多、也更嚴謹的要求。譬如美國從經費申請到研究計劃開始,都有利益衝突委員會協助。加拿大雖然交由各大學自主決定,但有公開透明的溝通與對話機制。

今年科技部修法後,同樣要求學術單位應該建置利益迴避與資訊揭露的單位,並設置審議委員會,審查利益迴避問題,更要求利益關係人必須主動揭露。

吳茂昆的爭議不是唯一,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從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到吳茂昆,技轉爭議百出,當台灣朝著鼓勵創新,發展產業的目標前進時,也該回頭看看問題的根源,該怎麼徹頭徹尾地解決。(責任編輯:吳廷勻)

【延伸閱讀】

10年超過50萬人次,台灣教授赴中兼職為什麼「不違法」?

Let's block ad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