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雙榜秘訣/解析考古題用「回想法」複習

2018-03-02 22:58聯合報 本報記者呂思逸
去年高考錄取者張邵崴,為準備公職外,還到空大進修,畢業後隨即考取高普考一般民政雙...
去年高考錄取者張邵崴,為準備公職外,還到空大進修,畢業後隨即考取高普考一般民政雙榜。記者呂思逸/攝影
分享

離開學校多年,張邵崴準備公職時,從考古題下手,找出最常出題的章節,並觀察考題形式;接著製作章節觀念大綱,並利用「回想法」,在逛街時或排隊等時間,回想章節重點為何,若是出題又該怎麼答題會比較好,藉著不斷練習,熟能生巧。

張邵崴是兼職考生,平日下班後,他讀書約3、4小時,假日讀書時間提高至8小時。他不像一般考生,長時間在書桌前讀書,很常一邊逛街,一邊用「回想法」來念書,坐在書桌前通常都是整理相關筆記。

張邵崴認為,考試講求效率,他先整理出近10年考古題,統整出最常出題的章節,仔細分析出命題老師認為的重點是什麼,將讀書火力集中在重點上。

讀完書後,他會先回想章節「重點為何?」接著製作章節大綱,沒有太鉅細靡遺文字,只大略註記。

靠著大綱,張邵崴便藉著「回想法」複習,他常常利用逛街、排隊、上下班途中時間,開始複習,先想考試主題是什麼、破題該怎麼寫、接著如何論述及結尾描述,不停練習練習手感。

張邵崴說,讀書最著重的還是思考,回想法可檢測自己究竟只是看過去,還是有讀進去,且考試分秒必爭,申論題限時在2小時內,若能反射性答題,才能發揮最大效率。

另外,他觀察發現,近年來的考古題,很常跨考科、章節出題,各科得融會貫通,才能答題。

他會將各個專業科目都連結在一起,例如行政學與政治學,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

準備考試多年,張邵崴也曾面臨他人冷言冷語,他說,沒有其他後路,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努力考取公職。

分享

Let's block ad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