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法修法各界角力政策、執行面須同步

空汙議題持續發酵!政府修法各界都出現不同聲音,儘管車市看,但對於車齡較久的貨運車業者來說,車輛汰換、加裝環保設備,無疑是額外負擔,而目前,全台已經畫設八十處「空氣品質維護區」,不過針對高汙染車輛的停車費,各縣市也有「價差」,民眾對於差別費率的接受度、修法後的磨合期,該怎麼解套?就有學者擔心相關配套不足,會淪為政治口水戰。

空汙法修正案將列為立院下個會期的優先法案,為了因應法規,客運業者已經將市區公車,全換為四期以上的環保車。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極少部分可能是公路客運的車子,它還是三期環保,如果說這少數的三期環保車,他們還沒有要汰換的計畫,那可以加裝濾煙器。

行政院修法抗空汙,不管是客運、貨運、大小車,開車上路就得跟著新的環保法規走,針對「高齡貨運車」的規範也跟著變多,未來環保署將限制,老舊車輛必須淘汰或不能進入港區,三、四期車必須加裝濾煙器,相關業者預估,約有11萬輛車車主生計將會受到影響。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桂田說,第一個科學性不夠,第二個治理性不夠,第三個民眾溝通參與不夠,有沒有更多民眾可以來參與決策,跟民眾溝通更了解是說,要享受便宜的電,可是又生產很多的空汙,這個是連動性的。

據環保署的「空氣污染防制策略」,政府預計三年內投入365億、台電投入101億、民間投入1684億元,總計2150億元的預算防治空汙,相對過往空污政策的預算費用,可說是前所未見的重視,雖然貨運業者喊苦,但車市卻看好,像是汽車舊換新、減徵貨物稅等補助實施後,2017年總計多淘汰,超過9萬輛了老舊車款,讓國內車市一舉推上44.4萬輛,創下12年新高,包含上、中、下游的汽車產業鏈,一共增加607億元的產值與工作機會,政府稅收也增加137億元,但法規的完整性仍有商議空間。

民進黨立委鄭寶清表示,全世界很多國家在2030年就已經禁用油車,不管汽油車或柴油車通通禁用,全部要用電動車,把目標訂到2040年表示是落後的也是太慢了。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說,包含一些汽機車也好,其實都是一般平民老百姓,如果用差別費率的徵收,其實可能會增加民眾的負擔,這就是要去做一些檢討,否則的話只會讓外界覺得「只打蒼蠅不打老虎」。

目前環保署及各地方政府已畫設80處「空氣品質維護區」,交通部也正規畫,建議地方政府將松山、台北、高雄3大機場,以及7大港區、13處國家風景區停車場,畫入空品區範圍,後續不排除將各地火車、高鐵及捷運車站停車場也納入,行政院拍板「空汙防制行動方案」後,空品區將限制高汙染車輛使用,而停車費率不會一體適用,差別費率各縣市不同調。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朱大慶說,訂定差別費率的話,這個部分是地方本來就可以訂定的部分,目前這個並不是屬於法規強制面,所以我們基本上只是提出一個勸導,對民營業者來講,可能還是要兼顧它的消費族群。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桂田認為,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按照剛剛講的原理原則的話,很容易變成政治口水戰,政治口水戰的好處是說,好像在政治,現在選舉快到了,政治會變成一個驅動,大家關心這個議題,但實質上你在一個國家的系統裡面,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治理方式、良好的科學制度、良好的溝通制度、良好的政策決策下去制度。

不只在臺灣,空汙防制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議題,人人都想追求「好的空氣品質」,但政策、執行面該怎麼走、如何落實?可不是選前口號喊喊而已。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Let's block ad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