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啟霈/律師、華語導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口呼「年度外國觀光客人數2000萬」之目標,於2015年已經達成,並於2016年攀升至2400萬人,目前正持續朝4000萬邁進中。但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逼近,以及東南亞等新興國家觀光人數增多等因素,旅客的住宿問題已經成為日本政府的燙手山芋。不過,在振興經濟的誘因下,可預見日本觀光業的腳步自然仍將持續前進。
由於旅遊住宿市場供需相差過大,日本境內各種不符現行法令之住宿設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因此諸如刊登於Airbnb平台上之民宿遭政府取締之新聞也所在多有。為求符合社會現況,日本政府於2017年初通過《住宅宿泊事業法》(簡稱民泊新法),目的在於全面性地放寬以自宅經營住宿設施之限制,並搭上Home-sharing(房屋分享)觀光潮流。
Airbnb專法?日本的民泊新法
民泊新法對於此種Home-sharing的旅遊住宿型態,條列了非常詳細的規定。首先,房屋的形式為具有浴室、廁所等基本生活設施的「住宅」,完全與旅館業者做出切割,且營業日數上限為180天。就申請的行政手續而言,若是經營旅館業,需要取得政府的「許可」,較為嚴格;相比之下,「民泊新法」則規定經營者只須事先「通知(届出)」政府即可,顯然寬鬆許多。
而就設置地點而言,特區民泊僅限於政令指定之區域得以設置。而旅館業者受都市計劃法規限制,在某些「住居專用地域」是不得設置的,但民泊新法下的民泊,因為房屋形式為「住宅」,所以並無上開限制,開設地區非常靈活。
民泊新法中的民泊主要可以分為由「住宅宿泊事業者」與「住宅宿泊事業管理業者」經營之兩種型態,亦即可由屋主或代管業者為經營。此外亦就擔任資訊平台之「住宅宿泊仲介業者」有所規範。
台灣民宿管理辦法的對照
台灣方面,去年剛修正了部分的「民宿管理辦法」,除了將得設置民宿地區範圍加以擴大外,也增加了民宿的房間上限數。而隨著營業範圍的擴大,民宿業者所應負擔的消防安全等要求亦有更為完整的規範。但對照於日本民泊新法,其雖然沒有180天的營業日上限,但對於得設置的地點仍有嚴格的限制,也未見得由業者代為管理房屋的規定。
可以說隨著觀光潮流的盛行,世界各地對於旅客住宿資源的供給往往都是不足的。台灣連續兩年入境遊客數均破千萬人,各地旅宿亦常有一位難求的情形;但囿於現行法規,未為登記的民宿或是所謂日租套房的情形也所在多有。往後法規的修訂如何兼顧觀光發展性、旅客滿意度等各方要求,相信仍會是各界關注的議題。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