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創新首重法規鬆綁- 中時電子報

科技服務創新 首重法規鬆綁
「2017科技服務創新論壇」7日舉行,出席貴賓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明仁(左起)、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傅祖壇、中央研究院院士謝長泰、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平及中研院經濟所特聘研究員彭信坤說明研討內容。(顏謙隆攝)

創新轉型、改變低薪結構,已是台灣產業面臨的當務之急,中研院院士王平大聲疾呼,必須先從法規面鬆綁,擺脫以往「防弊」心態,並由民間凝聚力量改革,加速推動服務創新腳步。

王平昨日在「2017科技服務創新論壇」中有感而發地指出,台灣有人才、有技術,不缺乏國際競爭力,但卻沒有共同把餅做大的社會共識。

他表示,服務創新是經濟成長關鍵,台灣面臨產業升級浪潮,最需要改革的是法規制度,共同把餅做大,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談公平,但不把餅做大,就沒有公平可以談,在推動法規修正過程中,也必須要有一些犧牲,改變不要出錯的心態,避免以防弊為主的邏輯思考,才能逐步將社會風氣與習慣改正過來。

王平坦言,台灣人才普遍受到大環境及教育制度影響,比較缺乏企圖心,因此不容易突破現況,他認為在企圖心展現上,台灣已不如大陸強烈,雖然整體台灣人才還是具備一定的優勢,但長久下來會因不敢冒險,「讓好的人才變成普通的人才」,弱化台灣服務創新力量。

針對台灣產業創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指出,產業轉型加值不只是科技應用,在相對應的管理模式革新也要同步實施。他並舉大陸過去汽車產業發展策略與正在進行中的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為例子,建議台灣在產業方向上,應該思考國際競爭態勢及比較利益,政策執行面則是要注意權責相符與資源配置等的問題。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彭信坤表示,以往台灣提到產業創新,大多還是以製造業思維思考,往削減成本(costdown)方向進行,但是以台灣目前現有的人力智慧資源與硬體技術,其實能夠做到更好,需要從法律制度開始革新,像是大數據技術在醫療領域中,其實有很多發展機會,但受到法令限制,導致創新應用在實務上窒礙難行,相對限縮產業升級空間。

台銀證券董事長林靖在論壇中以其過去在產業及學界經驗,從國家創投的觀點出發,以國際新創前瞻思維引領台灣創投業的新創商業模式,談論引資招商的金融平台及創投業發展。

(中國時報)

Let's block ads! (Why?)